20080124
應該是感性的?還是理性的?
應該是天真?還是世故?
應該是委婉?還是直接?
應該曖昧不明?還是清楚突破?
應該挺身而出?還是明哲保身?
有著太多人、書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又不該如何!
生命中,真有那麼多的應該與不應該?
結果,我們一下聽信A大師的建議去改善,等會又順從B大師的叮嚀去執行,從沒一個準,搖搖晃晃、飄飄盪盪在人生的順流逆流之間,有結果的說我找對明師,沒結果的說大師誤我一生,負責任的都應該是告訴我們該如何做的人而非自己嗎?!
紫微命盤上十二個宮位代表人生十二個面向,也提示自己的應該不應該,難道,我們就該順著這十二個面向去要求別人應該來配合?我沒有答案,根據年輕時的老K「爽就好」的原則:別人爽不爽?自己爽不爽?別人爽時比較爽還是自己爽時比較爽?
有時去建議別人應該或不該,是否也相對剝奪別人的體驗機會,而讓別人錯失鍛鍊堅強的時機呢?我們真的有那麼大的權力事事要求別人來配合嗎?
我只知道
面對人時該天真
面對事時該世故
面對叫我該或不該的人時,選擇權在自己,我會檢視對方的動機
既理性也感性
既魔鬼也天使
Why not…
白天不用去懂夜的黑
黑白由誰來認定,量測尺度是微分還是無限大?
接受或評判?何者較易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