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8年3月11日 星期二

人流.人留-阿寶哥講座

20080310

3/9下午阿寶哥(數位文件及數位品牌達人)的講座-打造個人數位品牌,為此,我在台北多留了一天,完成上次未成行的排程。

應該在2007年的12月27日就和twhsi在元智大學見到阿寶哥,聽到他的演說了(twhsi當天的心得請見此)。那天,twhsi和我拉風的開著他叔叔的Nisan雙門跑車,卻爆胎在苗栗火焰山前,好不容易請人來換備胎,把車開回我家放著,我再載twhsi去搭高鐵。對於twhsi這個時間管理達人來說,他堅持要去聽講,而我這個陪客因為此事件卻不想北上了,一是我相信徵兆、二是我沒有足夠的動力,純然只是twhsi想去而我答應要陪他一起。不過,這個徵兆是對的,我載twhsi搭高鐵,回家後,我開始狂拉肚子好幾次^^

第一次和阿寶哥見面是在twhsi為台北女青商辦的時間管理研討會(2007/10/13twhsi的心得請見此)。時間倉促也無法多聊,簡短的幾句寒暄後,我雖從網路上肯定阿寶哥的專業,但並未達到我心中的感動點。當然,阿寶哥的SOP很紮實,24小時內的自我介紹信馬上到了。可是,看完信之後,我的感動點又更下降了,原來我只是被挑選的菜,必須要被列入資料庫中好待有天能被青睞。我禮貌性的回著阿寶哥的信,並未附上我的專業和背景資料。

twhsi從元智回台中時已半夜,我去朝馬接他,路上我問了他聽阿寶哥演講的感想,他說:他從阿寶哥身上看出堅持力,並建議我有機會再去聽聽看。所以,這次我來除了想多看看講師的演講風格外,主要是來驗證twhsi的感覺。阿寶哥值得讓我拍手,的確台風穩健、內容豐富,同時一路走來,看得出他堅持的痕跡!^^

我在論壇中發言不算多,即使身為管理員,多半我談的是to be的部份。twhsi這次去美國參加GTD的研習會回來後,觀念和技法又融會貫通了不少,我卻又開始擔心技法的精進,會不會造成to be的模糊,誤以為只要做好to do,然後就有to have,接著to be就跟著達成了。twhsi誤以為我擔心的是他,其實不是,在Money & You三天兩夜的相處後,已清楚的知道twhsi是誰,我擔心的是看twhsi部落格的朋友,會不會掉入追求時間管理的技術陷阱中。對於技術上的專家,我是非常尊重,說敬佩還不到,除非他讓我感動,我會說:我挺你!

這次阿寶哥讓我感動了,他的堅持力以及結束前的一段話:

影響力的效率:不是時間來計,而是心裏的距離來計算
不是數位就是最快
不只是工具,更是心意

所以,這次我自願成為資料庫的數據,照著他的方法做。並且支持阿寶哥為他贊聲,一定要來結識這位人脈達人啊!

我也反思自己,對於人脈經營隨緣的心態:

中場休息時間,不習於陌生人潮的我,又走出了會場買杯咖啡,觀察著場內熱烈交誼的所有參加的朋友。阿寶哥在開場時問了大家,是怎麼收到活動訊息的?所有的管道我都舉手了,代表我都與這些發訊給我的朋友有過接觸,然而,這些朋友卻沒有一個人記得我。那麼就是我沒有建立自己的個人品牌吧!

我流入了別人的某段時間,卻未留駐在別人心裏…

只是,我想要的留駐,不只是商業利益的互相需要而留駐,而是因為珍惜對方是個值得交往的朋友而留駐,是彼此能分享、成就、提醒、提攜對方的朋友,而不只是以對方為通路的商業結盟!

我的設定,真的太過嚴苛嗎?我以為朋友,還是質多於量為原則…

看著阿寶哥的成功,答案似乎慢慢浮現…

沒有留言: